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

银耳的栽培管理

作者:临沂信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23-06-26 16:28:14tags:


    管理工作主要是室内保湿保温、通风换气、病虫害防治以及搞好周围环境清洁工作。当堆放发菌五天时,在方胶布的外缘就可看到白色的菌丝,证明菌丝已经定植,等到所有袋子全部萌发好后(约7天),就可将袋子排放在预先搭好的层架上,可放密一些,温度保持在24℃~26℃,并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感染(每天至少一次),如有杂菌感染,可用75%的酒精注射杀灭。针眼要用胶布贴封,干燥培养。9~12天时要将胶布打开一点,以满足菌丝生长过程中对氧的需要,三四天后可见到白色水珠为正常现象。胶布开口后,要增加湿度,约在70%~75%之间,温度保持在22℃~25℃。

    20天左右,便会有子实体出现,并伴有黄褐色水珠。应将水珠吹掉或轻轻擦掉,还要将胶布在原开口的基础上,再对开一口,以利增氧。当子实体长到花生米大小时,可将胶布完全取掉、子实体长满接种口时,要适当开大接种口,(开成20~30毫米)。扩大接种口的方法是将塑料薄膜沿接种口划破就可以了。注意不要进刀太深以免伤害菌丝,扩口要圆,这样长出的银耳朵形好。

    完全取掉胶布后,要用报纸覆盖(报纸要消毒),每天要洒水1次,耳朵长到4公分大小时,就要取掉报纸,罩上用报纸褶成的纸船,每天洒水3次通风3次,撒完水就要通风,然后就加温。湿度要保持在75%~85%,温度保持在22℃~25℃,加水时用喷雾器进行,水要加的灵活,耳黄多喷,耳白少喷,天晴多喷,天阴少喷,一次不能加得过多,更不能直接加到耳朵上,以免影响产量。

    通风工作对银耳生长关系较大,银耳是好气性真菌,室内郁闷不但不利银耳生长,还会引起杂菌感染,造成烂耳及虫害。通风应与保湿相结合,否则四周环境干燥,将不利丝和子实体生长。通风工作从第7天就开始进行,每天一次约半小时,最好在中午进行。20天后就要增加到每日3次。

    水是参加银耳细胞内含物的组成成分,也是一切有机物中营养物质的溶剂和运输工具,营养物质只有在一定的浓度下才能被吸收,因此在管理过程中,既要注意培养基的含水量,又要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。

    加湿的方法是在墙壁、地面、空间喷雾。随着对湿度要求的增加,还要喷在覆盖银耳的报纸上。



最新资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