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

白灵菇发菌技术

作者:临沂信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23-06-26 16:29:39tags:


  发菌是白灵菇栽培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菌丝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白灵菇的产量。如果菌丝长得不理想,后边的出菇管理得再好,其产量也不会太高。

  白灵菇发菌理想的菌袋标准是:发菌过程中,菌丝浓密洁白,菌丝前端整齐一致。发菌完毕后,菌袋坚硬结实,用力拍打菌袋发出“砰砰”的响声。若将其掰开,可见有大量白色菌丝,这种菌袋出菇时不但产量高,而且出菇后期也不易被杂菌所污染。

  白灵菇发菌阶段所需时间比其它菇种(平菇、金针菇)时间要长1倍多,一般为75—85天,这就特别要求在其发菌期要调控好菇棚环境,以利于正常发菌。

  温:白灵菇发菌温度要求为,菌袋内的温度在20—24℃,菇棚内气温上限为30℃,若棚温过高,易出现菌袋“烧菌”现象。在北方大部分地区,8月中下旬正值白灵菇发菌阶段,这就要求广大菇农切实做好菇棚降温工作。方法:一是除下雨及大风天气外,菇棚昼夜始终保持通风状态。若是大棚,应在其后墙上设置通风口(高于地面 30厘米为宜)。二是在棚面上覆盖一层遮阳网进行降温。

  湿:白灵菇发菌湿度要求为,应尽量控制在70%以下。若棚内湿度过大,菌袋易被杂菌所感染。控湿方法:地面撒施石灰,用于吸收水汽。

  气:因白灵菇菌丝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,生长量越大氧气需求量越大,所以在白灵菇的发菌过程中,必须结合温度和湿度管理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,其目的就是改善菇棚内空气条件,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。除注意菇棚内通风换气外,菌袋内氧气的供给也必须充分及时,否则袋内原料易产生厌氧发酵,影响菌丝生长。方法:在发菌进行到半月至20天时,进行一次菌袋倒堆是非常有必要的,即下部菌袋移至其上部,在这一过程中可增加菌袋内的氧气含量。而不建议采用“打孔增氧”的办法,因该法易增加白灵菇感染杂菌的机会。

最新资讯: